参考消息网3月18日报道 香港《南华早报》网站3月17日发表了题为《基层官员在武汉网格化抗击新冠疫情的一线发挥带头作用》的报道,介绍了疫情期间武汉基层官员们用“网格”管理的办法监测社区居民的状况,他们所收集的家庭数据构成了武汉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控制体系的基础,在抗疫过程中发挥了重大作用。全文摘编如下:
在本次新冠肺炎疫情开始暴发的中国城市武汉,身为一名基层共产党员的丁先生说:“最近50天左右,我每天都工作到半夜,脚都肿了,三个给手机充电的移动电源电量都彻底耗光。”
35岁的他最近五年来一直担任“网格员”,被分配到江岸区的一个社区,负责管理大约1000名居民。武汉市被划分为一万多个这样的“网格”,丁先生是1.2万名忙碌其中的一线战士中的一员。
疫情暴发后,这些网格员增加了一项任务,要密切关注居民的健康状况,并确保他们能够获得食品和药物。
除了要了解每一名居民的体温并给所有有需要的人发放体温计之外,网格员还要请每户家庭的至少一名代表加入所在网格的微信群,以便他们每天向网格员报告体温情况。
丁先生说:“在这场抗击疫情的战斗中,我们可能创造了中国公共管理史上前所未有的一种局面:建立即时通信群,并让这样的群基本上覆盖了武汉全部1100万人口。”
他说:“回过头来看,我惊讶于我们做到的事情。你知道这些日子光是谈话就有多困难,更别说真的让整个家庭在一个应用程序上发消息回应你了。”
丁先生的手机不断收到社区居民发来的大量信息。通过手机上的即时通信应用,居民向他汇报体温,必要时向他请求帮助,并通过他下订单购买蔬菜及日常使用的药品等。
丁先生和另外三名同事要确保这些居民的需求得到满足,同时还要借助这样的消息群向公众发布疫情相关信息。
由于不再允许快递员送货到家,丁先生的团队通常每天要给居民送200包蔬菜和药品。
他说:“把这些东西送到居民家里以后,我的胳膊都是麻的。这项工作很辛苦,特别是有些家庭采购的是大米或食用油这种很沉的商品。”
他说,在给居民送药时尤其小心,因为“如果我们弄混了一个订单,有些老人就要面临生命危险”。
对于丁先生来说,组建并管理这样的消息群耗费了大量精力。每天晚上睡觉前给三个移动电源充电已经成了他的“第二天性”。
丁先生和同事建的微信群以及他们所收集的家庭数据构成了武汉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控制体系的基础,世界卫生组织称赞这一体系在“中国应对COVID-19(新冠肺炎)的过程中发挥了重大作用”。
香港大学李嘉诚医学院院长、世卫组织工作组成员梁卓伟说,由于中国采取了扩大社交距离和隔离等古老而有效的措施,并借助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提供的帮助在社区层面得到了非常有效的贯彻,中国在COVID-19的研究上取得了巨大进展。
丁先生说,这全靠在每个社区挨家挨户敲门这一“老套”的工作方法。
?在武汉市江岸区黄石路汉口大药房,惠民苑社区网格员丰枫把为居民购买的药挂在身上(2月24日摄)。(新华社)
注:本站发布的文章来源于互联网,版权由原创作者所有,如涉及到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协商处理,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