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威开户:http://www.dvv66668.com
原标题:创新素养培育的实践误区与解决方案
作者简介:陈静静,上海市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上海 200127)
内容提要:培育学生创新素养是基础教育的重要使命,但在当前教育实践中,还存在一定的认识误区和实践困惑。为此,文章从创新思维、创新实践和创新人格与心理三个维度研制出创新素养模型,并进一步分析创新素养的阶段特征和人才类型,提出了以全纳、倾听和高品质学习为核心的学校教育新图景,为基础教育阶段培育学生创新素养提供一种可行方案。
关 键 词:基础教育 创新素养模型建构 阶段特征 人才类型 教育目标分类
标题注释:本文系上海市2017年度重点课题“学生创新素养培育的区域专业支持系统建设”(C17003)的部分成果。
DOI:10.14121/j.cnki.1008-3855.2017.18.013
培育学生创新素养是当前教育面临的重大课题。钱学森曾说:“中国至今还没完全发展起来,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我国还没有真正地按照创新教学的理念去办学,导致目前缺少创新型人才,在国际地位上缺乏竞争力,这是个很大的问题。”钱老认为,目前高等教育在创新人才的培养上存在欠缺,那么基础教育是否应该承担责任、应该承担怎样的责任呢?基础教育必须就此做出正确的回应。
一、创新素养培育的实践误区
对于基础教育阶段如何培育学生创新素养的追问和探索一直在持续,并取得了初步进展。与此同时也存在一定的认识误区,这些实践操作层面的困难往往正是由人们对创新素养的认识误区导致的。
误区一:只有极少数成绩优异的学生具有创新的可能,因此创新素养的培育只面向部分资优学生
创新素养到底是什么?哪些学生具备创新素养?这是学校教育工作者要面临的首要问题。由于人们对创新素养的研究还不甚清晰,所以常常以学习成绩作为主要的衡量标准,认为创新素养只存在少数人群中,是高智商人群所独有的,而智商高的重要表现就是学习成绩好。当教师们缺乏科学的衡量标准和工具的时候,学习成绩无疑成为衡量学生创新素养高低的主要指标。因此,学校会倾向于将学习成绩比较好的少数学生选拔出来,对这些学生进行专门的训练,并期望将这些学生培养成为未来的创新人才,而且多数学校期望这些被选拔的资优生成为科技方面的人才,其他方面有天分的学生往往不在考虑之列。
误区二:只有在知识基础完全具备的情况下才能创新,因此要尽早、高效地给学生灌输文化知识
创新人才培育的起点是什么?很多人认为要进行“创新”首先应具备相应的文化知识,所以要尽早、尽快让儿童进行文化知识的学习,这样“孩子才不会输在起跑线上”。在学校教育中集中表现在课程设置和教学方式上比较强调知识的传授和灌输,为了提高效率,教师的讲授占据主导地位,很少让学生自主思考探究、自己动手操作或者自发地组织学习活动。我国中小学生的知识系统是较为完整的,在国际的学力测试中也表现出优势,但是在创新人才方面的优势却不明显,这说明系统性的知识掌握并不会直接转化为创新能力,我们必须思考在哪个环节出了问题。
误区三:高度竞争能促进创新,因此要建立高度竞争的创新人才选拔和培养机制
为了能够对学生进行区分和选拔,很多学校都建立了非常复杂的竞争机制,学校认为只有在高度竞争的环境下,学生才会发挥自己所有潜能,获得优异的成绩,从而进一步成为创新人才。这样竞争的结果导致学校中两极分化的情况越来越严重:少数学生在竞争中取得优势,多数在竞争中相对失败或者完全败下阵来。然后竞争中取胜的少数再参与下一轮更加激烈的竞争。通过层层竞争所选拔出来的人才理应具备引领社会发展的创新能力,但是很遗憾,很多学生取得了大学的录取资格或者相应的通行证以后却没有表现出较强的、持续的创新能力,这让我们不得不对高度依赖竞争的创新人才的选拔机制进行反思。
误区四:基础课程和主干学科不能轻易改变,因此只能依靠拓展课程来培育创新素养
在考察了大量的中小学创新素养培育方案以后,笔者发现这样一个问题:很多学校将创新素养的培育课程与基础课程进行了切割,单独设立创新素养课程、工坊、社团等等,通过一套特殊的课程、教材、方法等来对某一个特殊的学生群体进行培养,而对基础课程和主干学科几乎没有涉及,从而形成了创新素养培育的“两张皮”现象。一方面,创新素养课程只能惠及少数孩子,多数学生没有机会接触;另一方面,主要的课程和教学并没有发生变化,只是细枝末节的调整,对学生的影响极为有限。
文章来源:http://ex.cssn.cn/jyx/jyx_ptjyx/201806/t20180616_4369123.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