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威开户:http://www.dvv66668.com
原标题:燃烧的不只是塑料大棚,更是生活和生命
在戛纳场刊上刷新历史评分记录的《燃烧》,虽然在最后金棕榈大奖的争夺上输给了是枝裕和导演的《小偷家族》,但是却成为了大家热捧的爆款。时隔八年,李沧东导演再次执起导筒,就如当年《诗》带给观众们的震撼一样,这次的《燃烧》仍没有让大家失望。
《燃烧》改编自村上春树的短篇小说《烧仓房》,并结合了威廉.福克纳的《烧马棚》。影片讲述了钟秀在遇到曾经的邻居惠美后,被闯入的第三者本打乱了二人本来暧昧的关系,三人彼此纠缠,并最终引发了一个悲剧性的结局的故事。
导演曾在一次公开的采访中说:“影片没有一个特定的主题,非要说有的话就是探求神秘,生命的神秘。”从影片中,观众能够感受到导演对于“生命”探秘的思考。所谓生命,在片中被具体投射到了钟秀身上,个体存在的价值,对于社会集体的反思和批判,都通过这个角色的遭遇集中展现了出来。
随着影片第一个跟拍钟秀的长镜头,观众被直接的代入到钟秀生活的世界中,嘈杂,浮躁,在他的周围充斥着大城市的冷漠和无情。对于钟秀来说,他的生活是无意义和孤独的,母亲在其年幼时的离家使钟秀缺少母爱的关怀,与一手造成母亲离开的父亲相处更是让钟秀丝毫没有感受过家庭的温暖,空荡的家里只有一头奶牛与其相伴,但最后他却不得不将牛变卖来维持生计。
正是在如此的前提下,惠美的突然闯入才会对钟秀意义重大,这是他庸碌灰暗生活中久违的一抹亮色。那场被欲望点燃的床戏唤起了钟秀的活力,从生疏的动作和紧张的神情,这应该是钟秀的第一次。当二人享受着鱼水之欢时,钟秀抬起头,一个主观镜头给到他在看面前的那面墙,带有纵深感的画面一如钟秀内心般虚无空旷,但那束从窗外射进来的暖光打破了这一切,赋予了钟秀以生命和意义。
借由钟秀和惠美的男女情愫,引发出本片第一个主题上的讨论,便是人与人的关系。钟秀因为与惠美的那次肉体上的欢愉,而使其深深的迷恋上了对方,但却从未有过言语上的表示。即使是在本出现后,也未曾争取过和惠美独处的机会。
每一次相约,都是惠美主动邀请,酒后在商量谁送惠美回家时,钟秀也没有主动说自己来负责。这似乎是现代生活人普遍的现状,缺乏主动性,被生活牵着走,在意的只是自己眼里看到的,而不是真实的人和事情的真相。就如钟秀在惠美那一段裸舞后说的那句,怎么那么不知羞耻,像妓女一样。导演未从惠美的视点展现过她的感受,但是那一刻我们可以深切的感受到她的失望,一个可能理解自己的人,一个可能是唯一的朋友,却这样评价自己的行为,可能没有什么比这更可悲了。
可以看出导演对于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悲观态度,在钟秀看来,惠美其实更多的是一个符号,一个代表着“性”的符号。比起去了解真实的惠美,钟秀更在意自己欲望的发泄,惠美的家承载的就是这样的职能,在那里他可以肆无忌惮的自慰,来满足自己生理的需求,展现最真实的本我,而不是一个压抑的自我。
我不认为钟秀真的爱着惠美,虽然他曾言语激烈的和本说他爱惠美。但是从上述的任何一个行为来说,他爱的都是自己,爱的是自己心中那个完美的缪斯形象。对本的跟踪和报复,与其说是给所爱之人报仇,不如说是一种终于找到的存在价值被剥夺后的愤怒。
在上述的讨论中,我们针对的主要是从两性关系引发出的思考。除此之外,借由钟秀和本身份的差异,以及很多散落在片中的视觉符号,我们能从中读解出更多的具有共性的社会人文层面的主题。
在钟秀受邀请而和惠美一起到本家吃意大利面时,钟秀戏称本是“了不起的盖茨比”,一个年纪轻轻就家财万贯的人,言语中透露出浓浓的嫉妒。最后的那场谋杀在这里便以埋下了伏笔,当然关于影片结局,我还有别的读解,这个下文再表。
当网络暴力肆意横行,对于个体差异性的不包容和谩骂成为了一种普遍性的问题时,我们不禁要问,这一切到底为何而产生?原有道德和社会价值的崩坏让人们陷入无秩序的狂欢,将压力转化为攻击和批评他者的动力似乎已经成为了一种常态。从基于阶级差异而开始的偏见,到惠美失踪后,钟秀跟踪本,并通过本家里的猫和发现的酷似惠美的电子表,钟秀已经根深蒂固的相信,惠美被本杀害了。
不接受辩驳,甚至没有想过当面对峙,酿成最后悲剧的源头,竟不过是青年内心偏激的幻想。这多少有些荒谬,但却也无比真实。那些看到即评论,跟风而不加思考的网络暴力,不就是这么产生的么?
对于影片的结局,很多人认为就是钟秀杀了他认为的凶手本,但是我不这么觉得。在这场杀戮戏出现之前,有一场钟秀在惠美的出租屋里埋头打字的镜头,如果把这场戏拿掉,后面的一切都解释的通,但是既然导演给了这样一场戏,那我们有理由将最后的杀戮读解成这是钟秀小说的一部分。
有一个能证明我猜想的理由,在打字的戏之后,影片的视点发生了转变,之前一直都是钟秀的视点,而最后三场戏变成了本的视点,作为绝对的第一视点的钟秀缺席了,可以理解为这一切是钟秀杜撰的,他描绘了一个自己构想出的变态杀人魔本,并在最后对其复仇。雪天的杀戮拍摄的克制旁观,似有一个第三人在场观察着一切,这里不再是任何一个戏中人的视点,而是一个旁观者在看。
为什么要这么处理?这似乎印证了我上文提及的,被动的个人偏见的将他者恶化,并通过自己意淫的正义惩罚了对方。没有改变任何现实,一切仍是苍白无力的。这样的处理在我看来比将一切看作真实更加深刻和令人深思。
作为一部聚焦个体生命的电影,片中角色的表演极其精道和令人回味。惠美在黄昏下的一支裸身的独舞,是她少有的一个释放的时刻,这个被生活压得无法呼吸的年轻人在此时完全的放下了一切,没有社会道德的约束,不需要背负压力,她在此时完全的放松了。
刘亚仁扮演的钟秀更是全程令人极有代入感,忧郁的眼神,慌乱的小动作,将这个边缘小人物刻画的十分立体生动。唯一美中不足的可能就是对于钟秀在彻底绝望后没有一场情绪化的戏份,在钟秀逃离本的聚会后,可以看出他已经陷入某种绝望,但是接下来的几场戏几乎都是情节交代式的,父亲形象的崩塌,奶牛的变卖,房间的自慰,似乎都被赋予了叙事意义,却始终看不到主人公内心的挣扎和转变,这里如果能再稍微刻画一些或许会更好。
何谓燃烧?表面上看,它指的是被本点燃的塑料棚,被钟秀点燃的车。如果往主题上挖掘,所谓燃烧,或许燃烧的是生命本身,钟秀的生命被妒火燃烧,因怨恨自己的无能懦弱而燃烧,被无法逾越的阶级的煎熬而燃烧。每个人的生命都如烛火般燃烧着,燃尽的瞬间,一切都将成为一缕青烟。
燃烧即活着,行走于世必然遭遇苦难和折磨,这是生命存在的必然。关键在于我们想要如何燃烧自己的一生,是带着偏见,懦弱的苟活,还是努力争取一切,理性客观的看待一切?没有孰高孰低,但如果我选,应该会不加犹豫的选择后者。
欢迎转载~
责任编辑:
文章来源:http://cul.sohu.com/20180616/n540933081.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