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士基完成北极航线试航 亚欧“捷径”运营何时常态化?
中国政府呼吁各方共建“冰上丝绸之路”,包括北极航线基础设施建设、商业化利用和常态化运营。
一个多月前,即将起航的的文塔马士基号集装箱船在俄罗斯远东港口。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罕见高温天气、可怖山火,全球变暖引起的极端天气在为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亮起红灯。另一方面,海冰在加速消融,“高冷”的北极圈也变得越来越“平易近人”,其商业价值也为各国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
当地时间9月28日,全球最大集装箱航运公司、丹麦马士基航运公司旗下集装箱船“文塔马士基”号(Venta Maersk)在成功穿越北极航线后抵达波罗的海沿岸的圣彼得堡,该船于8月22日从俄罗斯远东港口城市拉迪沃斯托克出发。
“文塔马士基”号的承载能力约为3600个集装箱,设计最低承受水温为零下25摄氏度,本次运输的产品主要是冷冻鱼类。北极航线此前曾有运输石油和天然气的船只经过,对于“文塔马士基”号这种中型集装箱船来说属史上首次。
马士基在此前的声明中透露,他们并没有将北极航线纳入备选航线范围。目前来说,一年中北极航线可通航时间仅有7月至10月的数月窗口,而且能够应付极地环境的船只对企业来说也是一笔不低的投入。
相较于传统的苏伊士运河航线,北极航线的开辟能够大大缩短从东亚到西欧的海运距离,可能为国际贸易节省大量成本。据估算,通过苏伊士运河从东亚到欧洲的航行距离为21000公里,而走北极航线这个距离将缩短至12800公里,航行时间缩短10至15天。
这已经不是第一次有商船成功穿越了北极航线。2017年7月,中国远洋运输的多功能货轮“莲花松”号从上海港启航,经停连云港后取道北极东北通道前往圣彼得堡。2017年8月,一艘俄罗斯油轮在没有除冰的情况下穿越了北极航线,仅用19天就从挪威到达韩国,时间比取道苏伊士运河缩短了近30%。
北冰洋中央的海冰至少已存在了300万年,但这一历史或许很快会被颠覆。美国国家冰雪数据中心(NSIDC)最新观测显示,9月19日和23日,北冰洋海冰面积缩至全年最低值,仅为459万平方千米,是近40年有卫星记录以来第六低值。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估计,北冰洋夏季冰层面积近十年内“缩水”了13.4%。
北极理事会北极监测与评估项目(AMAP)的一份报告进一步指出,最早在2030年代末,北冰洋可能会在夏季进入完全无冰的状态。另据哥本哈根商学院2016年发表的报告,按当时的冰层融化速度推算,大约到2040年,从经济核算意义上讲北海航线就可以作为商业航线投入使用。目前来看,这个日期还有提前的可能。
全球变暖所带来的北极商业机遇使得各利益相关方转变策略,竞争无疑将变得更激烈。为此,中国政府在今年年初发布北极政策白皮书,呼吁各方共建“冰上丝绸之路”,包括北极航线基础设施建设、商业化利用和常态化运营。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